您当前的位置:双创基地详情
服务流程
发布企业需求

您可以通过网页/微信端等途径发布您的服务需求

客服回访

收到需求后,平台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帮您完善需求信息

机构对接匹配

平台会选择多家优质的机构为您提供服务对接咨询、报价

确认是否合作

选择满意的机构进行合作,不满意可以不选择

合作保障

确定合作机构后,平台提供免费保障,在发生纠纷时,平台会为您进行调节

创新名城,南京市高新区集群迈向3.0版
新华日报2019-07-08 10:00

江宁开发区俯瞰图

 

埃斯顿机器人

       高新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主力军”,一个注定写进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关键词”。

       早在1988年,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199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26家国家级高新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列其中,成为全国首批也是全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开启了南京高新区发展的“元年”。

       创新大潮浩浩荡荡,时代车辆滚滚向前。2017年12月,按照“两落地、一融合”决策部署,南京市启动了全市科技园区整合设立工作,将分散在各区的83个园区载体整合为15个高新园区,实施统一支持政策、统一园区品牌、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考核体系。一年后,南京又对15个高新园区实施统一的品牌化管理,统筹推动各园区创新协调发展,对外统称“南京高新区”,是为“升级版”。

       统计显示:2018年,南京15家高新园区关键性指标均占全市70%以上。高新园区真正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创新名城建设的主战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场2019南京创新周,再次刷新和深刻改变南京高新区的发展生态。国际化视野更广、产业集聚度更高、融合开放度更深、创新布局更加前瞻……创新周为证:南京15家高新区(园)正应势而起、趁势而上,集群迈向创新发展3.0版的新时代。

       创新志合, 不以山海为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是2019南京创新周上激动人心的创新宣言。

       从美国硅谷、波士顿,到英国牛津、剑桥,再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德国斯图加特、芬兰赫尔辛基……近两年来,南京与世界创新最活跃地区之间的互动,频次之高、步伐之密,令人惊叹。而南京走出去创新的排头兵、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主力军,就是各个高新园区。

       去年第四季度始,南京各高新园区先后生根出访,围绕“创新大国”和“关键小国”,链接国际创新资源,扩大海外创新“朋友圈”。今年3月,江宁开发区高新园赴以色列、西班牙,在以色列成立“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4月,栖霞高新区生根出访比利时,达成7个国际项目的意向合作;5月,建邺高新区与德国斯图加特展览公司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6月,白下高新区与芬兰萨洛市物联网科技园签订意向合作协议……一个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的落地,为南京架起直通世界创新前沿地带的“桥头堡”;一项项国际合作协议的签订,使南京创新要素的配置与世界同频共振。

       更高水平“走出去”的另一面,是更大力度“引进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特穆特·米歇尔和理查德·约翰·罗伯茨在鼓楼高新区组建霍普(南京)生命科学创新研究院;哈佛大学BIDMC医院医学科技协作中心和中美精准医学转化研究中心落户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诺奖得主爱德华·莫索尔在江宁开发区高新园“诺奖小镇”设立工作站,今年中欧创新合作大会上又签订协议成立神经细胞研究中心……国际前沿创新项目和顶尖人才团队在南京各高新区与海外创新高地之间加速流动。

       “全球经济科技联系日益紧密,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加快流动,没有谁能够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南京市领导反复强调:要想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创新,就必须进一步树立全球视野,推进开放合作,促进共享共赢。

       创新周期间,各高新园区借力借势,国际化步伐越迈越大,全球合作创新的广度深度不断跃升。计划投资1000万美金的中以农业科技研究院项目落户六合,江宁开发区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团队合作共建中以(南京)智慧城市创新研究院,慕尼黑公诚新材料研究院等7个国际项目在欧盟商会高层创新峰会上现场签约……

       聚四海之新,借八方之力。截至目前,各高新园区已在世界各地建立19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某种程度上说,未来区域发展竞速,就比当下开放创新的竞速。南京各高新区筑起创新发展‘国际朋友圈’,正助力南京打造成为合作创新的重要枢纽,融通世界的开放高地。”南京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融合共生,跨进“无边界创新”时代

       “以前可以说是以邻为壑,互相提防着抢项目,现在有了伙伴园区,取长补短、不再内耗。”南京一家高新园区的招商负责人感叹新变化。

       变化的背后,是南京关于“伙伴园区”建设的创新顶层设计——新一轮创新发展竞争中,位于主城的先发园区已是“寸土寸金”,触及空间瓶颈;另一方面,新辟园区空前广阔,亟待抢占科创资源的“前哨”阵地。南京去年底出台《推进高新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设立一系列“伙伴园区”,从制度层面规范高新园区优势叠加、集群融合发展。

       1月26日,建邺高新区与溧水高新区举行伙伴园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建邺区经济飞地”“溧水区科创飞地”同步揭牌。“双方合作可谓发展潜力无限,”建邺区委书记沈剑荣说,“一些总部基地落户建邺后,有扩展生产基地的需求,主城区已经没有空间,而溧水高新区拥有丰富的高标准生产性产业载体资源,有条件与建邺相互支撑。”

       南京15个高新园区中,六合高新区成立时间最短,如今它拥有庞大的伙伴团队。白下高新区、鼓楼高新区、江宁开发区高新园等先后与它缔约。去年,白下高新区共向六合高新区引进桥隧检测技术装备、新材料、电子对抗装备等制造业项目5个,六合高新区共向白下高新区输送信息技术类人才项目3个。

       告别“村村点火”同质化竞争,南京15个高新园区从设立伊始就明确产业定位,明晰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例如,依托中国(南京)软件谷设立的雨花台高新区,抢抓国际软件名城建设机遇,以约1%的市域面积,占到全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规模的40%,集聚25.8万软件人才,成为南京软件当仁不让的“产业地标”。

       一个“融”字,又串起了创新合力。7月2日,《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行动计划》发布,提出要打造“一带引领、两极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格局。“一带”是以G42、G25公路南京段为轴,以栖霞区中国(南京)智谷、麒麟科创园(高新区)、雨花台高新区(软件谷)为主要节点,打造紫东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产业集聚带。“两极支撑”是指江北新区建设中国“芯片之城”和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岛。

       竞速新一轮发展,必须打破院墙壁垒,拥抱更为广阔的科创资源。几乎“白手起家”的麒麟科创园定位为南京创新名城的核心区、综合性科学中心的主要承载区以及江苏省的科技创新地标,其底气来自于背后的“中科系”。中科院“一院四所”迁建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正在加快建设,两者将于2020年同步交付;中科院计算所、自动化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软件所、工程热物理所、过程所等中科院研究所相继和园区达成合作……

       “引进企业是为了今天,引进高端研究所才是为了明天,是为了布局未来的产业。”麒麟科创园相关负责人说,将继续推进和中科院合作,引入更多基础研究所,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真正将麒麟打造成中科院系统区域创新高地及推进南京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的标杆。

       攀新拔高,创新高原争崛产业地标

       15个高新园区就像15只“小老虎”,在南京创新名城这片“高原”上不断竞逐攀高。经年回首,一个个鲜明的产业地标峰峦迭起。

       江北新区聚焦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和科技服务业;徐庄高新区锚定软件信息、医药健康和科技服务业;南京经开区重点发展光电显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两年前,南京画下现代产业体系蓝图,围绕4+4+1主导产业体系,15个高新园区各领使命。

       以“芯片之城”为发展愿景,在台积电、紫光存储等龙头项目的带领下,江北新区已集聚200余家来自世界各地的集成电路企业,覆盖行业内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制造等全产业链环节。产业集聚已经结下硕果:今年一季度,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9%。

       南京逐渐站稳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优势和研发的“C位”。6月25日,江宁滨江开发区签下总价值高达2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订单。在南京经开区拜腾汽车全球生产基地,焊装车间335台专属定制的“拜腾金”机器人使得自动化率达99%。溧水高新区更是集中了全市80%以上新能源汽车客车产能和70%以上的新能源零部件配套能力。

       上周发布的《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5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5000亿元。南京的自信,来自各个板块:

       在栖霞,姚期智院士领军的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已经孵化15家企业,其中五家企业正在进入第二轮融资洽谈。

       在玄武,南京装备智能研究院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将共建国际级的3D打印研发中心。

       在雨花台,高通中国联合创新中心投入使用,为南京智能制造、未来网络、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创新突破提供创新支持……

       南京聚力打造的三大产业地标之外,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软件信息、现代金融等产业集群已厉兵秣马,奋力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构建南京产业体系“多点开花”“春色满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15个高新园区创新引擎马力全开,奔腾轰鸣。南京,这个中国近代工业摇篮正蝶变创新产业的策源中心。

       布局未来,淬炼“5—10年后”的核心竞争力

       “5年、10年乃至20年之后,南京拿什么和其他城市竞争?” 对15个高新园区而言,沉甸甸的“南京之问”,是一道必答题。

       5月5日,南京创新周LOGO一经发布,这一“N”形状的多维晶状体迅速刷屏。“N”是“NANJING”首字母,也是“NEW”的首字母,“N”的多维造型象征着未来新物质,寓意无限创造力和巨大能量。

       布局未来,需要放眼十年的眼光。南京创新周并不是一场招商引资会,而是一场创新知识交流的盛会,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海内外院士、着名大学校长和企业负责人等在内的大咖嘉宾,在南京举行了上百场演讲。图灵奖得主姚期智说:南京要推动交叉学科发展,建立国际化的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学术平台,并构建交叉学科发展体系,这对于南京形成从基础到应用的整体创新发展,都会产生巨大效果。

       布局未来,需要先人一步的胆识。早在2011年,江宁区就以前瞻性、战略性眼光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瞄准国家战略布局未来网络产业。统计显示,江宁区已集聚未来网络初创、研发、在孵企业 800 多家,总产值已接近 100 亿元,无论从集聚人才数量、前沿研究成果,还是科学创新实力、产业转化前景,南京江宁均已在国内抢得先机。

       布局未来,正在改变南京的城市生态。6月28日,南京创新周物联网产业发展峰会在南京老城南的门西产业园举行,中国联通认知物联网创新体验中心也首次亮相。人们发现,三大运营商中电信、联通均将物联网总部布局秦淮区。华为、中兴、爱立信等运营商传统供应伙伴也在南京进行了物联网的重点布局。阿里巴巴华东总部、小米智能终端研发、腾讯物联网相关业务正积极抢滩南京。

       “提前布局方能赢得未来。”白下高新区相关负责人感慨,当时也没想到5G商用牌照会这么快下发,一个“万物互联”的产业蓝海如此快扑面而来。(仇惠栋 盛文虎 鹿 琳 王世停 

  • 指导单位: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版权所有: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心
  • 苏ICP备10212819号
  • 服务时间:9:00-17:00
  • 在线咨询:
登录
注册
登 录